广西民族高中

您好,欢迎访问广西民族高中!今天是 星期天 2018-11-18
学校信箱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潮起三月三 奋进新征程”——我校举行2024年 “广西三月三”校园民族文化活动(民族歌舞表演篇)

    三月的壮乡,大地回春歌舞飞扬;壮乡的三月,八方来客欢聚一方。4月10日上午,学校田径运动场仿佛变成色彩缤纷的海洋。这里鲜花簇拥,彩旗招展。师生们身着各民族节日盛装,欢聚在这里举办广西“三月三”校园文化活动歌舞表演联欢会。师生们用充满浓郁民族特色的歌舞节目迎接盛会到来。

    歌伴舞《山歌好比春江水》拉开了演出的序幕。随着音乐的响起,我们看到,来自学校艺术部的舞蹈演员们身着鲜艳的民族服饰,用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眼神诠释着这首广西经典民歌的内涵。他们的动作优雅而富有节奏感,仿佛是在诉说着一个古老而又美丽的故事。陆正婕、罗玛丽两位老师倾情演唱,悦耳的歌声,优美的旋律,深情的歌词,表达了各族师生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向往。

    刘旭杰、李纪铮等同学穿着蓝色或黑色民族服装、戴着头巾,在欢快的鼓点伴随下给观众们带来一首广西民族歌曲《呗侬阿柳》。在壮语中,“呗侬”意为兄弟姐妹,而“阿柳”则是歌曲的名字。他们以对唱形式进行表演,不仅展示了广西民族音乐的原生态特点,同时也体现了广西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把广西各民族之间的团结和互助精神完美地表达了出来。

    覃艺珍、黄简嘉等同学跳起民族舞蹈《醉春风》。这是一支充满春天气息的舞蹈。演员们穿着色彩鲜艳的服装,手持折扇,随着音乐的节奏翩翩起舞。舞蹈的动作流畅而优美,既有欢快的节奏,又有抒情的旋律。舞者们通过他们的舞姿,展现了春天的气息,以及人们在春天里的不同情感和态度。

    灵水壮族歌圩传承基地的演员们带来广西一部经典民族歌舞作品《赶歌圩》。该作品融合了广西各民族的音乐元素,展现了广西独特的民族风情和文化底蕴。通过演员们的精彩表演,人们仿佛感受到广西各民族人民的生活场景,听到他们的歌声和笑声,感受到他们的热情和活力。

    覃婵婵、赵艺泽等众师生表演的歌伴舞《三月三,歌不断》节目,结合了广西民族文化和现代舞蹈艺术,以广西壮族人民古老的节日“三月三”歌圩为背景,讲述了关于爱情、梦想和文化传承的故事。演员充满民族风情和现代气息的表演,展示了广西民族文化的魅力,同时也表达了对于传统文化传承和发展的思考。

    在今年广西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声乐比赛中获得中职组比赛一等奖的黄湘怡同学也给大家带来了自己的获奖作品《挑着好日子山过山》。她巧妙地把握歌曲的情感表达和节奏变化,近乎完美地发挥专业技能,实现对音色的控制和情感的投入,使歌声更加动听和感人。歌词“面对蓝天大声喊啰,我家住在十万山哎,挑着大山出海去啰,借来彩虹作扁担哟”,唱出了壮族人民对家乡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王蕾、农婉晴等同学演唱歌曲《连心歌》,曲风轻快喜庆,表达了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会相互支持,共同度过的情感,给观众描绘了祖国各民族一家亲的美好景象。

    韦晶晶、覃柯铭等同学给大家表演竹竿舞《竹韵敲出幸福来》,演员们舞蹈动作矫健有力、舞姿优美,旋转的竹竿与舞者的身体完美配合,令人赞叹不已。伴随着欢呼和鼓乐声,现场每一位观众感受到了喜悦和热情。

    戴嘉欣、岑定镇几位老师和学校艺术部的同学们带来歌伴舞《壮乡美景等你来》,把整场歌舞表演拉进了高潮。演唱者通过歌曲优美的旋律和动人的歌词,展现了广西壮乡的自然风光和文化特色,不仅表达了壮乡人民的热情好客,也向外界发出了邀请,希望更多的人能够来到这里,欣赏壮乡的美景,体验壮乡的文化。伴舞的同学们则身着壮族传统服饰,手持竹筒酒杯道具,用动作优美、节奏明快的舞蹈,通过生动的舞蹈语言,将壮乡人民的热情奔放和乐观向上的精神以及浓郁的风土人情展现得淋漓尽致。

    除了民族歌舞,由陆凤仪、陆弈妃等同学充满活力和创新的街舞表演《舞动青春》,则展现了学校各族学子的热情和活力,展现出他们在成长过程中所经历的各种情感和体验,以及他们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武鸣区城厢镇第三小学的小演员们让大家欣赏到的是一场充满活力和创意的舞蹈表演——《奇狮妙想》。这群活泼可爱的小朋友用他们的身体语言,向我们展示了一个个有梦想、有勇气的奇妙世界。武鸣中学师生表演的舞蹈《淡妆浓抹总相宜》,借用大文豪苏轼的诗词来给大家讲述了一段美丽人儿的故事。

    八桂春色,四方欢歌,徜徉在热情澎湃的歌舞浪潮中,精彩的演出拉下依依不舍的帷幕。万物复苏,生机勃勃,沐浴在春光明媚的蓝天白云之下,各族师生衷心地送出节日的美好祝福。

    下午,校园内安排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体验活动,广大师生将欣赏到琳琅满目的民族工艺品,体验清新优雅的茶艺文化,品尝美味可口的民族美食,参加精彩激烈的民族传统体育比赛。敬请期待。

 

 

供稿:信息中心    
周矛|文 覃小坚|图 
编辑:周矛、曾耀萱
复审:周矛        
终审:黄祖兴